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 评《白兔子,红兔子》

剧评人:废牙

演出:《白兔子,红兔子》(White Rabbit, Red Rabbit

团体:国大艺术节

日期:2014年3月21日,2014年3月23

时间:8pm

地点:UCC Dance Studio

 

形式为先

这个演出在我看戏的经验中是非常特殊的。一出戏的出发点可能有很多个,但以形式为先的却占少数。形式的特殊,决定了这个演出的与众不同。我们当然可以把它称之为剧场作品,但很难把它称之为戏剧,因为它不是以剧情、对白或其他的什么来主导,也不全由编剧或导演来带领观众的思维(这个戏根本就没有导演),而是将很大部分决定权交给了在场的各位……说到底,这个形式到底是如何?

先说说这个叫Nassim Soleimanpour的伊朗小伙儿,他拒绝服兵役,所以政府也拒绝发护照给他(这样也行?)。29岁的他对广阔的世界有许多的幻想,可不能出国的现实让他觉得被隔离。于是他用英文写了一个剧本,这个剧本不需要导演,不需要布景,一个演员就可以完成,甚至不需要排练。紧接着他的剧本在全世界各地上演了,他在剧本里要求在场的观众当场拍照并email给他,于是他收到了远在巴黎、纽约、伦敦等各个国度的演出照片,借由一个剧本,环游了世界。——以上内容都写在剧本里。

当装着印刷剧本的A4牛皮信封由主办者递交给演员时,也是现场观众第一次看到这个信封。没错,演员并不比观众知道得多。可能你会问,那么这和剧本朗读有什么差别。它可能是一个剧本朗读,但朗读者的不同,观众的不同,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同。单单我观看的两次演出,一次英文演出,一次华文翻译的演出,演员和观众群的表现都颇有差异。而在国大艺术节上的这个演出由五位不同的演员诠释。

_O9A4461

剧场体验

也许你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剧场看戏?对于我,剧场演出不仅仅是演出本身,从你某日经过地铁站,看到墙上的一张海报开始,你就已经进入这出戏了。你拿到什么样的场刊,坐到什么样的椅子,看到什么样的空台,阅读到怎样的评论,全部都是演出的一部分。剧场,是个切切实实的体验过程。做剧场的人,也应该从每一个环节都塑造这种体验。一个有参与感的戏剧,对观众的印象远超只是干坐着看戏的印象。这个参与感分两种——头脑的参与和身体的参与。

现代剧场对观众参与性的注重非常强烈。让观众的身体参与到剧中,是在类似论坛剧场或脱口秀这样特定的形式中才会使用。而无论是特定的还是广泛的剧场演出,头脑的参与是更为重要的,一出戏若不能调动观众的脑筋,那撑不了多久就会让他们感到无聊。身体的参与,若只是为了带动下气氛,就并不算高明。

在《白兔子,红兔子》中,刚开始没多久,观众们便被要求身体性的参与其中,并且这个参与是持续不断的,我们不断的被要求做很多事情,现场只有不到五十名观众,每一回演员要点名或要求观众做点什么,都会令人感到紧张。一个剧情剧,希望观众可以忘情的投入其中,也就是忘掉自己的存在的。而这出戏,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你在这里,你在这里,你还在这里。这样的参与,当然不只是为了让观众醒着不要睡着,而是与这出戏要讲的东西息息相关。它是这个预设的形式中很重要的部分。

_O9A4619

演员所扮演的角色

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演员。

任何一个人站在台上,或站在一群人的对面,无论他是不是一个演员,他都不全是他自己了。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我认识演员,而是我知道,当一个人意识到有人在看他,就开会开始表演。表演,是人的社会性。表演,是一种警觉。只是职业演员的表演,在滚瓜烂熟的台词台位下,是游刃有余的。这个实验性很强的演出,从一开始就没有给演员任何安全感,在演员站上台之前,没有排练,没有剧本。当他们面对观众时,唯一可以用来抵挡这种不安全感的东西是——朗读。对台词的朗读,像是演员最后的一层防御。当演员放下台词的时候,他们显得赤裸和不知所措。我喜欢这样对待演员的方式,但我不觉得编剧做到了极致。

我经常阅读,很少读出声,但我可以想象我的声音会是怎样。我也很少重读一部作品,因为第一次阅读的经验是无可替代的(所以人们憎恨剧透)。第一次阅读,和看演出一样,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已知的东西让你充满了高昂的兴趣。当演员在阅读剧本时,可以把这当作一个游戏,并且由始至终都是以游戏的心态对待这一切,这表明他是个不错的喜剧演员,没把这回事当真。但在这出戏里,编剧希望演员能把这回事当真,因为一旦认真,也就撕下了演员最后一层遮羞布。但这很难做到,因为没人想要自己是一个实验品,任人操控。

我想,若一个编剧想要实验别人,先要实验自己,剥光自己。这是这个作品可以更深层的可能,如果编剧更为赤裸的呈现自我(不一定是真实的自我),让演员在叙述的过程中产生更多心理上的联系,也给观众更多情感上的关联,那么当演出进行到最后,残酷的感觉是更强烈的。

当然他也可以不这么做,因为这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一个安逸、自由,又缺乏思考的社会,人们更需要多一层依据。如果在一个充满斗争、动荡和激辩的社会,人们的依据太多了。但我又觉得这并不阻碍这出戏有自己的故事,因为一个具体而现实的故事和一个寓言一样也可以有着很大的开放性。

_O9A4683

兔子的故事?

既然讲到寓言,那么这出戏的寓言性是很显著的。他说了兔子看戏的故事,以及白兔子和红兔子的故事。这些都在最后影射到现场在座的每一个人身上。在这层关系上,编剧是十分聪明的。所以之前的那些被动的参与和互动,为最终全权把主动权交付给观众的这个行为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对比。以至于最终,连牢牢的坐在椅子上保持沉默都构成了一种行为。

在新加坡,遵照指示做事,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行为。我们无论身体和头脑,对任何指示,都会条件反射式的遵从。所以在演出的大部分时间,对于不断抛出的要求,即便紧张,但却是容易的。在演出的开始,每个人都报了号码,几次的实验,剧本都通过号码来针对一个人发出指令。这种随机性让观众相信这些指令并不针对任何一个人,友善的新加坡人很乐意帮助演员完成他的任务。但发号指令的演员本身也是依据剧本而说出每一个要求,他也身不由己的服从直到最后。因为前面我们说了,继续阅读是演员的最后一层防御。

好,这里有一个关于“选择”的命题。是不是你没做任何出格的事情,就表示你没有做任何选择?当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没有做选择的时候,是不是谁都不需要对最终结果负任何责任?

这个剧本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用很聪明的方式做了个很厉害的实验。这个实验又很大程度的囊括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许我并没有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让这出戏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这出戏还有潜力有更大的力量。但总的来说,我很欣赏这个剧场作品。

Photos by Kuang Jingkai

广告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