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言|剧场是否应该评奖?

这是四月初在众观内部发起的一个讨论,当时正值本地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剧场类奖项公布入围名单之际。剧场是否应该评奖?有人表达了应该,有人表达了不应该。但最后,我们发现,重要的并不是要不要评,而是为什么评?怎么评?

当然,我们了解和理解是有限的,这个议题还有更细致、更具体的问题。相信还有更多宝贵的意见,所以不妨把你的看法用评论和分享的方式写下,让更多人参与讨论吧。

best

骏之:

赛跑有奖项,第一个跑到终点的就是金牌。那戏剧可不可以有金牌?如何判断一个戏剧是不是“第一个跑到终点”?还是,戏剧是判断“跑的姿势美不美”?世界小姐选美把第一名颁给“最美”的那个。那如何判断“最美”?评审好像是有一套评选标准。那戏剧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在英国剧场界很有影响力的 Olivier Award 有一个颇复杂的评审挑选过程(点这里) 。台新艺术奖在公布入围者时会附上入围理由(点这里)。管理奖项的机构通常会把成立奖项的起源、理由、评选机制、评审名单等等放在官方网站,我想知道本地The Straits Times Life Theatre Awards 办这个奖项的理由。例如,台新艺术奖的网站有他们的理念:(点这里)

我觉得本地剧场圈本身内部的氛围不太倾向于创立一个奖项,或许因为大家都太忙,或害羞,或注重发扬多元性的特点而非设立机制去评断艺术作品。但既然有一个外部的组织——报馆——去做了这件事,十年来都好像没有得奖者入选者或其他剧场工作者提出激烈反对,那么或许它真的有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话,我认为应该努力去完善这个奖的机制。首先,可以成立一个正式的组织去管理,有委员会有秘书处等等的,然后有正式的网站向社会大众介绍这个组织和这个奖项的宗旨意义评选标准入选作品介绍入选理由等等等等。


素怀

剧场评奖无可厚非,毕竟它不是比赛,艺术家不是为了获得奖项而进行创作。学生的戏剧比赛,学校以参与比赛而创作戏剧时,必然就涉及到了一个标准问题。而学生创作的目的性也偏向于如何才能胜出,虽然评审不会明确的表述自己的喜好,但还是会导致这样的作品偏向保守。剧场奖项没有这个问题,奖项是附加的,额外的,它不是创作的首要目的。我认为奖项不对艺术创作有负面作用,但它可以有什么正面作用吗?对剧场的推广和对艺术家的鼓励一般是有的,但对艺术的发展呢?奖项总是把自己放在了权威的位置,去评作品的好坏,可权威性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建立,需要有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机制,也需要建立在一个成熟和完善的创作环境上环境是客观的,建立机制是主动的。如何用机制去适应环境,让奖项发挥它的作用,而不只是做做样子,值得思考我认为奖项的设立,与其说是一个庆典,还能不能刺激观众?刺激创作者?最终应当是如台湾台新艺术奖所说,聚焦能突破框架、激发人文和重新定义艺术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地区艺术的发展和前进。一个奖项能不能承担这样子的重任?我认为是可以的。


庭:

我想,某种程度而言,奖项与评论应该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在剧场作品发生之后,提供延续对话与讨论的作用。我相信剧场作品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去分个高下,也不存在一种公平的、客观的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奖项是一个平台,就像众观,奖项的背后也是有观点支撑的。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奖项,我们应当注意它的理念、 组织机构、评选机制等等,任何奖项都不具有一锤定音的权威性,它对剧场作品的选择与青睐,体现的并不是剧场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奖项本身的立足点和价值。 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奖项可以主动或被动地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在新加坡的艺术环境中,艺术奖项的出发点是要鼓励更多元的视角和声音,还是要确立一种主流的大众的特质?是要提供更自由、更弹性的话语空间,还是要牢牢把握住话语权?是要孤芳自赏、曲高和寡,还是要开放讨论,迎接批评?当一个奖项面对这些问题,做出不同选择时,奖项的功能、性质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奖项和剧场作品一样,应该是平等的,背后都是观点与权力的运作,也不需要有高下之分。剧场作品应该有报名参奖的自由,如果不小心被不对路的奖项选中,还可以拒领,也不错


要说剧场该不该评奖,我觉得就绕不开对于“艺术的主观性”的讨论。剧场乃至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很主观的东西,不像灯泡或是汽车,无法通过科学的测量来评定优劣。如果说以商业为最终目的的艺术创作可以用其商业价值来评定它的成功与否,那对于非商业的艺术创作,实在是找不到能量化评估的点。因此对于剧场评奖,我们要记得它的前提:这只能是一个主观的评价。虽然评奖的人往往是业内有名望、有成绩的人士,也只能说这个评奖的结果“反映了这几个人的观点”,而不能说这 个结果是“客观的”或是“权威的”。

对剧场作品进行评奖,我认为有几个好处:
1. 对于剧场新人、新作品,通过某些奖项可以增加他们的曝光率,提供鼓励,并为他们开出更广的发展平台。
2. 对于观众,尤其是刚刚接触戏剧、对戏剧尚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的观众,这些由“业内大牛”挑选出来的戏,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入门指南”,从而培养新的剧场观众。毕竟拿得到奖的戏,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评奖也有绕不开的弊端:
1. 因为评奖是件主观的事情,评奖人的个人喜好在整个评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都是有偏见(bias)的,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评奖人的政治立场、文艺立场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评奖结果有影响。不巧的是,由于评奖人的背景(是教授啦,是知名导演啦),大众往往选择将他们的喜好当作权威,于是不符合这些喜好的作品就将面临有限的生存空间。这自然不符合我们对剧场要“百花齐放”的期待。
2. 作为上一点的延伸,在不少地方,各种文艺界的奖项是由政府部门设立颁发的。作为掌握了各种资源的政治机构,在设立、颁发奖项时是否能完全抛开引导社会舆论的政治需求,实在也是很难说清的一件事……
综上,私以为剧场评奖还是不错的。可以参考,但不应盲信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