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里的精彩游戏 | 评 Peter Pan

剧评人:任骏之

演出:Peter Pan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

导演:Robert Wilson

团体:Berliner Ensemble

日期:2014 年 9 月 11 日

时间:8pm

地点:戏剧中心剧院

 

PETER PAN von Robert Wilson / CocoRosie im Berliner Ensemble credit: Barbara Braun

PETER PAN von Robert Wilson / CocoRosie im Berliner Ensemble credit:Barbara Braun

PETER PAN von Robert Wilson / CocoRosie im Berliner Ensemble credit: Barbara braun

 

已年过三十的新加坡艺术节为检讨定位和方向,去年停办一年,今年改了名字重新出发,备受瞩目。重生后的艺术节加了“国际”二字在名字里(全名为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是为顺应国际间的命名潮流,还是从此以后将以外国的精选节目为主,主办方并没有详细说明。

艺术节的大变革

除了改名字,主办权也从官方单位转移到新成立的独立机构身上。这样关键性的变动也意味着今届艺术节除了是大变身,也是大换血。在这个交替期间,我有幸能从先后两届主办单位的首脑人物口中听到他们阐述策划方向,使我更深入地了解改变前后的分别。从策划方向来看,在停办前的三届里,艺术节总经理刘祺丰和团队采用了一套连贯三年的系列主题,探索本地社会的记忆与故事,透过贯穿多种节目形式的主题概念,意图塑造一个有明确涵义的完整体验。反观今届虽然在文宣内依然强调一个主题,但“再现传奇 颠覆经典”有点太笼统,学术意味稍重了些,一般民众较难领会其真正意义,加上各项节目又分散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一个“艺术节”的完整性不高。反倒是今届的艺术节总监王景生对策划方向的额外解释比较有意思。他说这次受邀前来的艺术家和团体大多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突破性概念或手法崛起,如今在艺术界拥有先驱地位;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很有可能成为在艺术史上留名的经典人物。这次把他们带到新加坡来,让大家得以预览未来表演艺术的风格潮流,更可以观赏到“经典”成为“经典”之前的作品,探究“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这样的策划方向颇具“战略意义”。

世界级团体的丰厚优势

于最后第二周上演的 Peter Pan 是今届的重量级节目,据说门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以创新视觉风格著称的实验剧场艺术家 Robert Wilson,搭配由戏剧大师 Bertolt Brecht 创办的 Berliner Ensemble 剧团,为耳熟能详的经典虚构人物 Peter Pan 的故事塑造新面貌,是非常切合主题和具卖座潜力的节目。此剧的视觉概念延续了 Robert Wilson 奉行多年的美学风格,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大量深浅色的对比以及近乎平面设计的手法,勾勒出大胆、富现代感、带有冰冷感觉的另类魔幻世界。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加上他多年来与多个顶尖团体合作而擦出的不同火花,使他占有今天世界剧场界的一席之地。

这个版本的 Peter Pan 虽然看起来和我们熟悉的形象有很大差异,但整体创作概念和剧本其实没有多大惊喜。像这样颠覆既有印象、回归原著精神的做法,其实是很多创作者重新诠释经典作品的惯用招式。真正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这部作品里感受到的顶尖艺术工作者毫无包袱追求艺术之美的纯粹动机,还有表演与制作团队几乎无可挑剔的技巧以及浑厚的功底。Robert Wilson 强烈大胆的设计取向,经过多年的实验和演进,现已形成成熟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手段;名气甚大的 Berliner Ensemble 剧团,无论在角色层次和情感深度的处理,还是极富生命力的肢体表演和演唱技巧,都有令人惊叹的高水准表现;新生代“前卫民谣”创作团体 CocoRosie 清新、富时代感的配乐,在 Robert Wilson 的风格基础上添加了多一层趣味,使作品的质感更丰富精彩,锦上添花。这些丰厚的优势,我相信是不少剧场工作者渴望(甚至奢望)拥有的创作和制作条件。

可贵、迷人的剧场本质

Peter Pan 的世界级团队握有这些优渥条件,淋漓尽致展现了剧场艺术的本质。这本质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不一定能够在每一出戏剧里如此清晰地感受得到。就如“戏”这个字,一般上我们会把它与“戏剧”联想在一起,而忽略了“戏”其实也是“游戏”。英文里的“play”字也是如此,同时具备这两个意思。戏剧虽然源自生活,但并不等同于生活,其中一重要差别是这个“游戏”的元素。真实生活里我们或许不能“尽情玩乐”,在戏剧的世界里却可以。剧场的空间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我们尽情玩游戏,挑战自己的局限,大胆构建梦想,做出冒险的举动或选择。游戏都有特定规则,越有挑战性、越危险的游戏,规则就越难,也越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玩;玩得越认真,体验就会越精彩。在这场演出里,无论是帅气又带点邪气的主人公 Peter Pan、男扮女装又诡计多端的 Tinkerbell、只能站在原地搔首弄姿的胖嘟嘟美人鱼、看起来假到不行的鳄鱼,还是三个带着狗面具穿着女仆装的 Nana 们,台上的演员无时无刻都散发着拼尽全力且乐在其中的神态;台下的现场乐队 The Dark Angels 在全神贯注为每一个音效提示准确地奏出音乐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看到乐手们沉醉在每一个笑点和每一个感性时刻;甚至在舞台上各种滑稽和疯狂的道具、服装和布景设计,都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游戏,是一个大家认真在玩的游戏。因为它是游戏,才会如此精彩。

剧场的迷人之处或许就是如此,这或许也是我们依然需要剧场的缘故。既然这是“国际”艺术节,看了别人在剧场里创造的游戏后,不免会思考:我们的剧场,也一样迷人吗?我们的游戏,够挑战性吗?我们玩得够认真、够精彩吗?明年的艺术节据说将会有七成的节目由本地团体贡献,到时候可见分晓!

PETER PAN - Berliner Ensemble credit: Lucie Jansch

bb_7608cut (C) Barbara Braun credit: Barbara Braun

PETER PAN - Berliner Ensemble credit: Lucie Jansch

PETER PAN - Berliner Ensemble credit: Lucie Jansch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