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人:任骏之
演出:HOTEL (2015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
团体:W!LD RICE (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委约制作)
日期:2015 年 8 月 29 日
时间:下午 3 点
地点:维多利亚剧院 Victoria Theatre
这段时间就是要看历史大戏?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在新加坡国际艺术节的一个分享会上,W!LD RICE 剧团与大家分享了他们 2015 剧季的节目,整个系列的主题是 imagiNATION。想像、国家…… 在国家庆祝独立五十周年这一年,我们要如何想像我们的国家?W!LD RICE 分别用四部戏来给我们提示,其中一部在艺术节里演出,剧名很简单,叫 HOTEL。
我不确定是否有听错,当时他们在介绍时好像说过可能会在一家历史悠久的酒店里演出这部戏。后来得知场地不在真实的酒店里,我有点小小的失望。剧组选择把场景建在他们熟悉的维多利亚剧院的舞台上。或许有了艺术节的资助,制作规模特别庞大,这是一部横跨一个世纪的“史诗式”戏剧,从1915年到2015年,以十一段发生在一间拥有百年历史的酒店里的故事,呈现一百年来本地社会的变迁。观赏这部历史大长篇需时五个多小时,而且是分上下场,观众需要分别买两张票才能看完整部戏。
在历史里看到现在?
负责贯穿这一大串故事的是这家高级酒店里的一个房间,这房间很奇怪,住客也很不安分,每隔十年,这里就会发生一段跟当时社会的重大事件或现象有关的事。十三名老中青三代的优秀演员饰演超过六十个角色,联同投影在房间墙上的大事纪剪贴,带领观众回顾这一段段坑坑洼洼、有血有泪的历史。看着这些回顾,观众或许会重新记起,一百年前新加坡曾经发生印度雇佣兵兵变事件,47人死亡,47人被判死刑,一万五千人在刑场围观;还有许多卖身到富裕家庭的年轻女子,被雇主虐待也不敢出声;观众或许也没想到,日军占领新加坡的那三年多期间,除了给本地人带来痛苦,可能还建立了感情;还有三大民族曾经紧密合作创造出傲视东南亚的电影工业;还有曾经灯红酒绿的武吉士街,多少跨性别者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价值和地位;弥漫全球的恐怖主义让一些平民百姓不知何故变成了嫌犯……
看着台上的人事更迭,我发现,这么多年以来,社会的政权换了、经济好了,不安与不稳却从未远离这个地方。今天,我们还记得两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骚乱,外籍劳工和女佣被欺压的消息还时有所闻,性倾向和性别认同不为保守社会所容的人仍需要大声呼喊以争取平等对待…… 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没有进化呢?还是这些都已深埋在我们社会的 DNA 里?
从某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由 Alfian Sa’at 和 Marcia Vanderstraaten 创作的剧本很有教育意义。他们把一些不太主流的历史叙述放在一个风格大众化的大制作中,帮助我们以及下一代建构一个更完整的历史认知。除此之外,掺杂着多种语言的对白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多元性。常听老一辈的人说,在他们那个时代,大家都会说至少两三种语言。我在这部戏里体会到了那番景象;大家互相学习,自行混搭并发展出一套沟通系统,既灵活又包容,并且可以持续发展。这是一个社会由下而上自然形成的文化资产,我觉得好独特、好珍贵。(在这里我要特别赞赏演员们,那些大段的广东话、福建话、马来语和日语台词,都是他们辛苦训练换来的成果。)
不只 “SG五十”?
今年的国庆盛况空前,各行各业都赶上这股庆祝的热潮,W!LD RICE 获得艺术节委约制作这部历史主题的作品,可说是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主流的庆祝活动大多以五十年的历史为依据,HOTEL 的剧情却把历史长度加大一倍,这让我想起其实有很多人在这方面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新加坡的“年龄”应该从1959年开始算,因为新加坡在这年成立自治政府;有些人认为应该从1819年开始算,因为 Stamford Raffles 在这年正式从柔佛手中接管这块土地,开始建立“现代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更推出以“狮城七百年”为题的展览,把本地历史往前推到十四世纪,大家眼中年轻的岛国,总算和“古代”沾上了关系。
当然,我不认为剧组意图透过这部戏提出一个新加坡历史长度的新论点。在我看来,“一百年”只是一个手法,它要提醒我们“建国五十”或许是一个过于笼统和简化的概念,那个鲜艳的小红点上面写着 SG50,多么简洁有力的标志设计,它方便、好用,但别忘了,我们的社会已走过了比五十年多出好多的光阴。
你家在哪里?
演出进行将近五个小时了,剧情终于回到2015年。舞台上的房间,格局已经和多年前的不一样了。床上躺了一个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因为房产集体出售而赚了很多钱却失去了所有房子,如今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富翁,于是他希望在这家酒店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此刻在他身边的,除了少数的家人,其它都是从世界各地来到新加坡工作的酒店员工。他对大家说:“人生在世不就是像住酒店吗?来了,最后还是要走的,家在哪里又有什么重要呢?”
这是一种淡然吗?还是里面深藏着悲观?这个地方,就像酒店那样,无论你多爱它,它就是不会成为你的家?还是,其实这是乐观的想法?有人说:“无根,于是处处有根”,世界之大,哪里都是可以发挥所长、建功立业的地方,何必拘泥于家在哪里?
盛大的国庆庆典已过去,喧嚣过后,我总会想,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其实我也是游子,但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酒店。我只知道我身边有好多人视这里为家,当歌手陈洁仪在国庆庆典上演唱历来最受欢迎的国庆主题曲《家》的时候,好多人深深地被感动。当然,“家”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或许都不一样。也许,“家”就是离开了酒店就可以回去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