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人:任骏之
演出:一桌二椅演出(最南阶段)
团体:避难阶段
导演:刘晓义、佐藤信、荣念曾
日期:2017年12月22日
时间:晚上8点
地点:艺术之家议事厅 The Arts House Chamber
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的议事厅不是一个理想的演出场地。虽然有时候我会跟人家说,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场地,但就是因为特色太强了,很容易抢走演出的“风采”。此空间的内部格局保留当年国会议事厅的原貌,所以,无论任何演出,“国会”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背景、元素,甚至角色。议事厅里议员的座位设计厚重庄严,改作观众席后,每次在这里看演出我总是感觉它在表演和观众之间形成一层隔膜,影响观演体验。总之,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要强调“自己当年是国会”的表演空间。
即便是一桌二椅这个形象如此鲜明的主题或形式,在国会的光芒之下,也会显得有点暗淡。或许因为这样,主办方避难阶段和三位导演干脆要观众也“让位”,全部观众都退到楼上的座位,远离一般的观众席,腾出整个议事厅最重要的空间作为表演区。这时候我才发现,远远地在楼上看戏,我们更能看清楚这个空间和这个议事厅,也启发我们检视和思考我们社会里的“讨论空间”。
在以往我看过的“一桌二椅”演出里,“如何使用一桌二椅这组道具”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创意问题。在今晚的三部戏中,这个问题不再重要,倒是这个“讨论空间”成了主角。退到楼上座位的我们,仿佛也退到以前的时光,回顾这个空间里不同时间阶段的“跨越”、“相会”、“讨论”。
由刘晓义执导的《一路向南》让两个相隔遥远的古老文化相遇,看来像是这个移民社会刚形成时的状况。来自南京的昆曲艺术家王斌,以及来自日惹的传统爪哇舞蹈家Didik Nini Thowok,不约而同换上相同的服装,在这里相遇。“中立”的白衬衫黑西装让他们拉近了距离,平等了地位,但无损他们展示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技艺。他们甚至直接面对面沟通,虽然语言上听起来是鸡同鸭讲,但我们都似乎听懂他们之间聊了什么。也许,文化与文化相会时,两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靠的不一定是相同的语言词汇,重要的是一个适合的讨论空间、平等的地位,以及共通的身体语言。
接下来是佐藤信执导的《站2017》,气氛已变得紧绷激烈许多。年纪较轻的刘晓义在这里碰上较年长的王斌,这个跨世代的相会似乎少了理解,多了摩擦。两者各自以自己的节奏行动,且偶尔发生碰撞。眼神虽有对上,但似乎没有交汇。年轻的一方全程以外套的帽子套着头,展现孤僻自傲的态度。面对面谈判的时候,双方没有付出努力改善彼此理解,年轻的一方更以嘲笑回应。不但如此,双方更自称永乐帝和建文帝,看来这世代之间的对立应该是难以缓解的了。来到这个阶段,这个讨论空间碰上了“代沟”这个难以跨越的隔阂。
时间进一步推进,我们来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也许是我们还未面对的未来。来自华欣的舞者Junior Dearden穿上黑西装,手持A4纸遮脸,从正前方的台上开始缓慢倒退行走。这似乎象征着一个僵化、“不进则退”的体制。在这个时候,来自金边的舞者Nget Rady以接近裸体的姿态现身。他像一个精灵般,无视议事厅里的严肃,踩上座位,爬上柱子,在厚重的议事厅内轻盈地奔跑飞跃。同时,空气中回荡着建筑工地里敲打的声音。这似乎象征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新的灵魂即将降临,拆解这个墨守成规的体制以及已经没有在讨论任何事情的讨论空间。荣念曾执导的这部戏虽然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但作为今晚的最后一部戏,在我看来更像是在敦促我们思考这个空间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未来,是否在必要的时候,拆解和重塑我们的讨论空间?一个制度愿意推翻自己吗?
这是一个可能的未来吗?我们的讨论空间会如何发展、将走向何方?真实的国会议事厅当然早就搬到隔壁的新建筑里了,但在那里,内部设计和结构基本上还是一样,依旧是“一分为二”的座位格局;议员党派比例还是差不多;民众依然是透过电视新闻节目观看国会议事厅里的部分讨论/辩论。我们是否期待社会里的讨论出现新的形式?
近年来我感觉到不少人渴求以某种方式参与讨论。而不同的平台也陆续以不同的形式回应着这份渴望。无论是官方的“全国对话会”,或者剧团以剧场的形式带领大家讨论城市空间议题(如戏剧盒的《一堂课》和《不知岛的迷失》),抑或尝试创造“另一个国会”来讨论同性恋和长照议题(新加坡国际艺术节的Art As Res Publicae原本取名Open Parliament。换名的原因… 或许我们只能想象了。),又或者是每年作家节最后一天都高朋满座的辩论会,主办方和参与者都是踊跃的。新加坡人口越来越多,社会结构也持续改变中,议题也会越来越多和复杂。我们讨论的频率够吗?步伐对吗?回顾这些年来,我们是遥遥观望讨论空间的运作和发展,还是参与其中?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设计适合的讨论空间?是一分为二、对立的,还是圆形的?参与者的地位平等吗?如何跨越可能出现的代沟?更重要的,是如何检验僵化或有问题的讨论空间和形式,如何拆解并重建既有的体制?
或许,我要从“离开楼上这些座位后要不要去楼下坐上那些讨论的位子?”开始思考…
照片由Tuckys Photography提供。